【演出信息】
1、该演出为高清放映,非真人出演;
2、约164分钟,无中场休息(以现场为准);
3、一人一票,1.2m以上儿童凭票入场,1.2m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4、因演出票特殊性,所有演出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您见谅;
5、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
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季
话剧《北京法源寺》
剧情介绍
故事起自唐代古刹北京法源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三位核心变法人士,住家离寺庙很近,谭、梁二位虔诚信佛。三位经常庙里走动,谭、梁二人结拜法源寺,缘定三生。
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完成了等待多年的一次相见。康有为提出变法观点,得到皇帝信任。变法93天,慈禧干涉,眼看变法失利之时,光绪帝命秘书杨锐带出“密诏”,着维新派人士,火速筹谋“救驾”事宜。
康有为想到握有兵权的袁世凯,带着谭嗣同夜访住在法华寺的袁世凯,商议营救光绪皇帝之策。袁世凯最终没有完成使命,揭发变法为“政变”!
慈禧废黜光绪皇帝,变法在轰轰烈烈的103天后失败。慈禧训政,康有为、梁启超海外流亡,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血溅北京菜市口。
1921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重游法源寺,原本要好的师徒二人,因“保皇还是革命”的政见不同,而缘尽法源寺。
该剧以北京法源寺为事件发生地,与大清朝廷相连。核心思想为“庙堂高耸,人间戏场”。试图勘破生老病死,勘破政治棋局,勘破人伦俗世,勘破道德文章,勘破社会伦纲,勘破历史千载,勘破宇宙万象。
“推倒重来”的历史真容
在话剧《北京法源寺》的原著小说中,李敖先生引经据典展开想象,将戊戌年间维新变法写得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北京法源寺》到了田沁鑫手中,可以说是“推倒重来”。
田沁鑫导演带着对历史的疑问,带着助手查阅大量史料,潜心做了详实的“案头工作”,直面存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光绪和康有为的会面聊了什么?列位清廷肱骨重臣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如何?诸君子密谋“围园劫后”、徐世昌是否在场?光绪的密诏是否为真?戊戌六君子究竟是否被出卖?从而将事态推向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等一系列问题。最终,田沁鑫选择用充满戏剧性的表述方式,遴选出最具戏剧张力的百日维新中的十天,让人物自己把故事讲给观众听。
一出“中国大戏”
正所谓是:庙堂高耸,人间戏场;敲锣唱戏、法海真源。
首演时,《北京法源寺》就被媒体称为“一部这个时代没见过的戏”。也有人说“法源寺”不仅是戏,同时也是一座寺庙,一部小说。
有资深媒体人曾评价话剧《北京法源寺》:“田沁鑫的台词功夫是别具一格的,她善以幽默、俏皮、戏谑深化核心台词,更入木三分。”
海量的、富有思辨色彩的台词是田沁鑫导演给演员们出的难题,演员们将海量的拗口台词说得铿锵押韵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
配合紧凑的戏剧节奏,演员们在高密度的语言交锋中要铿锵押韵、掷地有声。偶有“金句”蹦出,令人忍俊不禁。
寺庙是个好道场,祈福、许愿,讨论鬼神、僧俗、出入、仕隐。
寺庙是个好道场,超度、忏悔,讨论生死、朝野、家国、君臣。
人我、是非、情理。
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
——话剧《北京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