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票品为特殊商品,一经售出不退不换!
“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罕见。” ——玛尔格维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 “侗族大歌合唱团是法国国际艺术节的重大发现和重要成就。”——《世界报》半版篇幅报道,李拉德·孔德,法国著名音乐家
“侗族是音乐的民族,侗乡是音乐的海洋,侗族大歌是界水平的民间音乐。”——法国民族音乐家,路易斯·当德莱尔
“第一次听到侗族大歌,我就被深深震撼了。它散发着原始的生命力,表达着最朴素的人类情感。” ——尚·马龙,()比利时钢琴家、作曲家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的和声。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多声部合唱”“东方的阿卡贝拉”。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0年代唱响中南海,80年代出访法国巴黎的金秋艺术节,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维也纳金色大厅、巴黎凡尔赛宫、美国卡耐基音乐厅等欧美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唱响侗族大歌。
1986年10月,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演唱之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此次演出让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重新定义世界合唱史。
“饭养身,歌养心” ,这是侗族人的信念。侗族是一个无文字的民族,这也使得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成为了千百年来侗族人民传承其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思想文化的载体。“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
来自“侗乡之都”黎平县的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始建于1972年,以“演艺+传承+研究+培训”三位一体的模式,致力于侗族文化的舞台化呈现与创新发展,兼具民族特色与国家艺术水准,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侗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艺术团现有非遗传承人12人。
艺术团累计创作大型剧目12部、小戏小品100余个、主题歌舞晚会500余台,32人次先后获全国、省、州以上创作奖,表演金奖以及综合奖。2021年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授予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荣获贵州省“优秀演出团队”“先进集体”等称号。
作为贵州省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侗族大歌的传唱人,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曾先后多次受邀参加海内外各大文化艺术节,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和专题栏目报道,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受邀参加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闭幕式演出、2003年北京中山音乐堂侗族大歌专场音乐会、2008年两次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世界音乐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民族文化宫为中外游客共计演出30余场次。录制拍摄第十五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类节目一等奖作品《侗族大歌——人与山水的合声》、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栏目组拍摄《大歌声声》专题片、中央电视台《魅力12-走进侗族大歌》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香江中秋明月圆”大型文艺晚会、河北卫视《最炫民族风》、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中国民歌大会·国庆盛典》、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等演出活动。曾与阎维文、宋祖英、宁静、尚雯婕、尚·马龙(Jean-François Maljean)、左汉·法麦(Johan Famay)、格列布·马特维丘克(Greb Matveychuk)和中央民族乐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军乐团等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合作。
艺术团曾先后多次应邀到访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西班牙、瑞典、俄罗斯、乌克兰、新西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00多场次。参加2008年奥运会等国家重大节庆活动,并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演出,备受赞誉。
荣誉及奖项
1986年10月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在巴黎夏乐宫演出,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谢幕37次;
1994年&2001年两登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并荣获1994年首届“春晚特别奖”;
2002年应邀赴台湾参加“世界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论坛”,共演出8场;
2006年获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银奖&最佳人气奖;
2008年获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合唱组铜奖;
2008年参加在奥地利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荣获金奖;
2010年6月受邀参加第十届国际合唱节,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侗族大歌专场音乐会,获得优秀表演、优秀编导荣誉;
2014年8月受邀参加阿曼萨拉莱艺术节;
2016年荣获中国民歌合唱节比赛金奖;
2024年参加莫斯科阿卡贝拉国际艺术节,荣获组别第三名。
侗都黎平
侗族文化发源地,2019年2月,入选2018-2020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被誉为“侗都之乡”的黎平县,是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和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保留地,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申报地和保护地。黎平县拥有1个世界级、6个国家级、21个省级文化遗产,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3个中国传统村落,是侗文化最聚集、最齐全、保存最完整之地。
其中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摄友评选的"六大摄影天堂"。
曲目单:
1.《蝉之歌》
2.《创世歌》侗族古歌
3.《天地人间充满爱》男女混声大歌
4.《四季劳动歌》男生大歌
5.《布谷催春》女生大歌
6.《妹在外寨人陌生》男生大歌
7.《丢歌不见常相思》尚重琵琶歌
8.《珠郎娘美》琵琶叙事歌
9.《大山真美好》女生侗族大歌
10.《草莓有刺不沾边》六洞琵琶歌
11.《晚辈要把老人敬》洪州琵琶歌
12.《心心相印》车江琵琶歌
13.《欢迎你到侗寨来》敬酒歌
14.《侗歌声声唱给党》侗汉语歌
15.《民族团结万年青》踩堂歌
(曲目已现场为准)